(圖片來源:Pixabay)
韓國大型電廠受到再生能源配額制度(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,以下簡稱RPS)規定,發電來源必須採用一定比例再生能源,但同時國內對於基載電力需求,因此增加對生質能發電需求,本篇文章將探討政策面的推動措施與補貼制度,接著介紹韓國的生質能案例。
1.韓國再生能源補貼制度採用RPS制,電廠需於2024年達成10%的再生能源發電比例
韓國再生能源補貼制度採用RPS制,並於2012年開始實施。RPS要求國內13間裝置容量500MW以上的大型電廠,必須在2012-2024年間,加速以再生能源作為發電來源,每3年進行檢討及調整。根據RPS要求,各電廠電力來自再生能源之比例如表1所示。
表1 韓國再生能源配額制度規定之電廠各年度再生能源發電比重
資料來源:FutureMetrics。
上述大型電廠為符合RPS目標,可選擇投資再生能源並取得再生能源憑證(RECs),或至市場購買REC。未達成RPS目標或未取得足夠REC者,必須處以當年度REC平均市價之1.5倍罰鍰。
韓國電廠雖然部分資金投資於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裝置,但韓國電力需求成長快速,風力發電與太陽能建置不足以應付需求,加上使用生質燃料混燒對電廠而言成本相對較低,此外,生質能可作為基載電力,根據EIA資料顯示,韓國燃煤電廠之容量因子為81.56%,遠高於世界上其他國家,因此生質能所提供之基載電力適合韓國大型、不斷成長且須採全天候不斷電之工業用電需求(FutureMetrics, 2017)。
由於制度設計,若採混燒方式或生質燃料為非木質生質燃料,則REC乘數為100%;若採木質生質燃料專燒(100%),則REC乘數為150%。加上REC可被交易,2015年至2016年間,韓國REC數量成長近36%,但即使REC供應量增加,其2016年REC價格較2015年成長近74%,隱含韓國對REC需求大於供給。上述兩項因素考量下,使得韓國電廠傾向選擇木顆粒而非成本較低之棕櫚殼。
2.韓國電廠生質能混燒與專燒案例地圖
圖1與圖2分別為韓國電廠之生質能混燒與專燒案例。2015年及2016年韓國木顆粒使用量分別為126萬噸及150.3萬噸,2017年預估成長至260萬噸,其中混燒需求量為210萬噸,專燒需求量為50萬噸,2017年木屑需求量為103.6萬噸。
若由下圖的投資計畫來看,9家預計進行木顆粒專燒之電廠約於2019~2020年陸續投產,其中3家電廠規模超過200MW,另外4家約在100MW左右,若2021年9家電廠全數投產後,2021年全年木顆粒需求預估約836.1萬噸。
註:上圖中數字為2016年木顆粒使用量,單位為千公噸。
資料來源:8th Biomass Pellets Trade & Power (2017)會議資料。
圖1 韓國木顆粒與燃煤混燒案例
註:上圖中數字為木顆粒需求量,單位為千公噸/年。
資料來源:8th Biomass Pellets Trade & Power (2017)會議資料。
圖2 韓國100%木顆粒專燒案例
(責任編輯:羅時芳)
參考文獻
-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(2016), “H1 2016 Global Biomass Market Outlook.”
-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(2017), “1H 2017 Global Biomass Market Outlook.”
- EBI, https://ebionline.org/
- FutureMetrics (2017), “Why the South Korean Utilities May Never Engage in Long-term Offtake Agreements for Industrial Wood Pellets.”
- Hawkins Wright (2015), “Global wood pellet market outlook.”
- Hawkins Wright (2016), “The global outlook for wood pellet markets.”
- Hawkins Wright (2017), “ Wood pellet market update.”
- REN21 (2016), “Renewables 2016 Global Status Report.”
- REN21 (2017a), “Renewables 2017 Global Future Report.”
- REN21 (2017b), “Renewables 2017 Global Status Report.”